哈喽大家早上好!我是陈杰
今天我们要来聊聊小米,不过大家别误会,你没走错片场,这不是数码媒体,我们确实是在聊车。
今年的小米春季发布会分成了上下两场,超过4个小时,发布的新品很多,但很多人都心不在焉的玩着手机。直到下半场的最后,大家才终于等来了这次发布会的重头戏,就是雷军对小米造车的表述。
“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要的创业项目,我深知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,但我愿意压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,为小米汽车而战。”
伴随着雷军这段稍带沙哑的嗓音,终于让小米造车的传闻尘埃落定。不过,沙哑中也显得有一点将赴沙场的壮士之感。
那雷军为什么压上全部声誉也要造车,小米造车将面临哪些困难,又将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改变,以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买到一辆小米汽车呢?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。
为啥压上全部声誉也要造车?说到为啥造车,雷军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。第一,他认为小米之前做了太多成熟的产品,让大家也愿意相信小米也能做一个让大家惊喜的好车。第二,小米过往的产品积累了高粘性的米粉。此外,他们还有完整的智能生态,小米汽车可以作为其生态的一个载体。
上图为搭载全套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的房车
以上这些原因都对,但我认为这些都是比较官方的说法,而说到底包括小米在内的众多跨界企业纷纷进军造车,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这行业“钱多”。
那怎么理解“钱多”呢,前几天新华社一篇文章中提到,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“虚火”很旺,旺到啥程度呢?恒大汽车在一辆车没卖出去的情况下,市值就已经高达5000亿港元,成为港股中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。
当然了,这的确说明这个行业目前有很大虚火,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资本和整个行业都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。虽然目前新能源车的技术尚不完全成熟,但是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潜力。
这个潜力大到什么程度呢?目前,电动车的标杆企业特斯拉2020年的销量只有50万辆左右,而保守估计,2030年左右,中美欧等主要汽车市场都将大踏步的迈向电动化,到时候可能诞生的是几家丰田、大众等年销量千万辆级别的电动车企业。
并且,燃油车企挣的是卖车的钱,而电动车因为智能化、网联化,在使用的过程中车企还可以通过软件服务持续获得收益。所以,简单来说,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的电动车行业,未来将是一摊比大众、丰田还要大的生意。雷军说过,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,而电动车目前就是一个最大的风口,雷军当然不会错过。
当然了,小米之所以能造车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动车时代,造车的门槛大大降低了,因为汽车不再需要最难的发动机和变速箱。
“钱多”让大家想进来,门槛低又让大家能进来,结果当然就是大家纷纷都挤进来了。
小米造车 将面临哪些困难?不过,造车说起来容易,但真的想把一辆车批量化的、保证质量的生产出来却也并非易事。小米擅长的领域是软件开发、生态搭建,而整车生产制造是小米从未碰触过的领域。怎么协调几百家供应商、管理几千个零部件的质量,以及一系列复杂严苛的测试流程,这是汽车制造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目前看来,新势力企业造车,在生产环节有两条路可选,一是像特斯拉、理想等一样,自建工厂,自己制造。另一种是像蔚来、小鹏一样,寻找代工厂。
我认为,小米自建工厂的可能性不大,并且小米目前也没有乘用车生产资质,更可能寻找一家传统车企代工生产。不过,代工也有两种模式。
一种是蔚来和江淮的合作,在蔚来和江淮的合作中,前期江淮出资20亿负责厂房和土地,蔚来出资10亿负责生产设备采购。在生产线上,蔚来还有几百位员工在各个环节负责质量把控。
这种模式其实有点像富士康代工苹果,富士康真的只负责代工,而原材料、零配件到底选谁的,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和检验标准,都由苹果说了算。这有点像东南沿海早期的“来料加工”模式。
另一种麦格纳式的代工就比较简单了,相比于江淮式的“来料加工”,麦格纳式代工更像“进料加工”。
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麦格纳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麦格纳既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之一,还有汽车界的代工皇帝之称。麦格纳代工过的品牌包括奔驰、宝马、Jeep、MINI等,2019年开始代工的车型又加入了宝马Z4、丰田Supra、捷豹I-PACE等。
上图为麦格纳工厂生产的宝马5系
和江淮等挣加工费的代工方式不同,麦格纳是将整车生产好了,再卖给厂商,他有一套自己的生产标准和流程。厂商对生产过程几乎不干涉,只要求生产出的车型符合其标准就可以了。
至于小米会选择哪种代工模式目前我们还不清楚,不过这和选择的合作方也有很大关系。蔚来主打高端市场,而江淮在自主品牌中,甚至不算一线车企,所以蔚来对江淮的生产品质就要更操心一点。如果小米能选择一家生产品质较好的代工企业,再加上小米本身对生产制造毫无经验,不排除小米会选择麦格纳式的代工方式。
不久前曾有传闻小米将和长城合作造车,不过事后双方都表示了否认。但早在去年年底,小米集团副总裁还在微博上表示过:“但凡说小米造车的,都是假新闻”。所以有时候双方都否定,也不一定代表没有这事,可能只是向大家公开的时间还不到。
生产制造一直是跨界企业造车面临的最大短板,即便特斯拉也始终面临品控和质量问题。不过,如果小米能找到一家靠谱的代工厂,这个难题也许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。
小米汽车 可能卖到多少钱?小米造车这两天已经成了汽车圈、数码圈的顶流话题,那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大家最关心的无外乎是小米汽车将带来哪些改变,以及更重要的,小米汽车会卖多少钱。
首先,小米强大的生态系统会无缝衔接到汽车上,以后的车机可能用的就是MIUI系统。或者,车机系统将和你的小米手机、家里的小米电器深度绑定,功能互联。
不过说实话,这些功能在其它一些车型上其实已经实现了。而价格方面,大家期待着小米能推出一款年轻人买得起的,性价比足够高的,品质又非常极致的车型。不过对这一点,我并不是非常看好。
走性价比路线是很多行业内的新秀在崛起时的惯用策略,小米在手机上的成功也不例外。不过这个策略放到如今的电动车市场上,却很难奏效了。
上图为网友假想价格
2011年小米推出第一款小米手机的时候,用当时行业最顶级硬件配置,却只卖出了1999的价格,而当时友商同配置手机的价格普遍在三四千左右。可以说当时的1999是吊打所有的。公布价格时发布会现场经久不息的“哇……”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上图为小米1发布会现场
那在电动车市场上,小米能带来如此的颠覆吗?我认为几乎是不可能的。目前电动车市场从2万多起售的宏光MINI EV到六七万的欧拉黑猫、白猫,再到十几万的一众车型,布局已经十分严密,已经不存在市场空白留给小米填补了。
再说,就算小米造出来一辆性价比比肩宏光MINI EV的车型,没有“秋名山神车”的品牌加持,没有下沉到乡镇的销售渠道,又凭什么能击败宏光MINI EV呢?
当然了,我认为宏光MINI EV也并不会是小米主攻的价格区间,2020年底的时候,曾有传闻显示小米要和比亚迪联合打造青悦S1电动车,售价84999元,虽然传闻很快被两家公司否定。但我认为8万多起步,可能是小米电动车切入市场所选择的一个产品档次。
此为网传价格,已被官方否认
8万多作为起步是合理的,但最多只能算Redmi的定位,其主销车型价格大概率可能在10-15万左右。因为小米追求的不只是低价,还要有“为发烧而生”的产品力,目前的技术条件下,想有不错的性能表现,10-15万是一个最低的价格。
当然了,就像这次发布会上小米带来的折叠屏手机MIX FOLD一样,小米也在努力冲击高端,所以小米汽车很可能也会推出20万左右的高端车型,配备更多智能化功能和更强劲的动力性能。
小米汽车 什么时候可以买到?说了这么多,我们最后来预测一个很实在的问题,小米既然决定造车了,那小米汽车啥时候能买到呢?目前一款汽车从无到有的开发周期,即便快的话也要3年左右。蔚来汽车从成立到ES8上市,用了三年时间。小鹏汽车从研发到量产号称只用了27个月,但这并没有算前期的准备时间。事实上,小鹏汽车2014年年中就成立了,2018年底小鹏G3才正式上市,中间历时4年半。
多说一句,只用3年时间打造的ES8上市之初问题不断,当时甚至有知名车评人直言这只是个半成品。
此外,小米目前只是官宣开始造车,而一款车在开始研发设计之前,还要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和产品规划,这个时间至少也要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。
也就是说,从现在开始算起,小米汽车至少需要3年多的时间,才能和大家见面。
综合其他媒体的分析,我看到的最乐观的估计,预测小米汽车2023年下半年能和大家见面(见面不一定是上市哦),稍微保守一点的估计则是2025年可能上市。综合看来,我觉得2024年小米汽车能正式上市,应该是有较大可能的。
写在最后面对汽车这个巨大的风口,小米进来其实是迟早的事。但造车和造手机毕竟是完全不同的,汽车的开发标准和手机的标准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。
只把小米手机的成功经验复制过来是一定行不通的,小米造车能否成功,关键在于小米能否在汽车这个全新的领域建立起一套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品牌的整套体系。
小米造车挑战是艰巨的,所以雷军说:“愿意压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”并非一句空话。不过作为消费者的我们,还是乐见小米入场的,即便不能让电动车市场多一条“鲶鱼”,但多一种选择也是好的。
至于小米造车,到底是会趟过所有的雷区,还是会触雷,就让时间来解答吧。
最后,请大家来投个票,你认为小米汽车卖多少钱,你愿意购买呢?
汽车洋葱圈,你的汽车福利社。这里传递正能量,揭穿各种汽...